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,统治了276年,为何不反抗?有四个理由
1644年,李自成攻破北京城,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,大明王朝轰然倒塌。就在这一年,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,八旗铁骑如潮水般涌入中原。彼时,满清八旗总人口不过300万左右,而汉人数量已近3亿。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统治,却持续了276年之久。为何汉人没有大规模反抗
1644年,李自成攻破北京城,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,大明王朝轰然倒塌。就在这一年,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,八旗铁骑如潮水般涌入中原。彼时,满清八旗总人口不过300万左右,而汉人数量已近3亿。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统治,却持续了276年之久。为何汉人没有大规模反抗
明军自开国时期起就大量装备了火器,早期的火器使用很有心得。到了中后期明军大规模野战能力下降,但是依旧保留了大量火器单位。
1911年就没有八旗了,您哪里来的旗人?八旗制度1911年就灭亡了,你家里面不可能有旗人。我也没有说那些动不动说什么什么旗的人是旗人,我说他们是自以为的旗人后代。有很多人特别喜欢说自己是某旗某旗的后代,其实就是说他是曾经隶属于某一个奴隶制军团下面的人的后代。
从萨尔浒到松锦大战,八旗军20年时间将明军至少30万野战精锐埋在了辽东和华北。满清在清初还在各地建立满城,利用机动优势兵力控制各地。
在您开启阅读前,诚邀您点一下“关注”:后续新文章更新时,您能第一时间收到提醒,还能轻松和大家交流观点、分享感悟,这份小小的互动,正是我持续创作的暖心动力~
在我国东北的林海雪原与华北的平原沃野间,满族以其悠久的历史、独特的八旗文化和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,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员。从肃慎先民的渔猎生活到清王朝的盛极一时,从传统的萨满信仰到现代的文化传承,满族始终在历史的浪潮中坚守自身特色,同时深度融
你以为现在相亲比车比房够卷?晚清八旗子弟的相亲战场,才是真正的 “神仙打架”—— 不看你银行卡余额,不问你住几环大平层,媒人一开口先刨根问底:“您祖上是镶黄旗还是正白旗?吃的哪碗饷?出过几品官?” 只要祖宗够风光,哪怕你穷得靠赊账过日子,八旗格格照样抢着嫁。今
清朝时期,为了在全国各地的重镇驻扎军队,就修建了许多的满城。因为主要是八旗军队和亲眷居住,所以被称为“满城”。满城,清朝在地方的军事基地,没有多少奇怪的。但是别有用心的分裂主义者、明粉却认为“满城”是“清朝殖民中国的产物”,意图制造民族矛盾,分裂中国。那么满城
清朝中期用经济稳定把老百姓的反抗念头压成了小火星,但总有那么些不服管的人,比如天地会、白莲教,还有那些怀念明朝的读书人。可这些火星为啥总烧不起来?因为清朝早备好了两把刀:一把是军事管制的硬刀子,让你没能力反;一把是思想控制的软刀子,让你不敢想反。
太平军抢下金华那一天,城头的风吹得事情都有点怪。老百姓窝在屋里不敢出声,知府王桐扔下公章直接跑了,连茶都没喝一口。明明好好一座重镇,刚换了门牌,不见半点热闹。天大的事,有时候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翻了个篇儿。
提起明末的军事格局,很多人都觉得,明军在野战上就是不行,面对清军的八旗劲旅,基本是溃不成军,那种“八旗天下无敌”的说法仿佛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。可实际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,明军在野战中的表现,其实相当出色,他们多次在开阔地带,与八旗精锐硬碰硬,甚至取得过决定性的胜